深圳市郎特科技有限公司在長期生產led燈管時發現,磨砂罩、透明罩與乳白罩由于材質結構和透光特性不同,對光通量(光源發出的總光能量)和照度(被照物體表面單位面積接收的光通量)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,具體分析如下:
光通量的損失主要源于燈罩對光線的吸收、反射和散射,不同燈罩的透光率是核心影響因素:
透明罩
透明罩(如普通玻璃、亞克力透明材質)的透光率最高,通常可達 90% 以上(優質材質甚至接近 95%)。其對光線的吸收和散射極少,僅因材質本身的輕微折射導致少量光損失,因此對光源原始光通量的衰減最小,能最大限度保留光源的總光輸出。
例如:若光源原始光通量為 1000lm,透明罩可能僅使其降至 900-950lm,損失率約 5%-10%。

磨砂罩
磨砂罩表面有細微凹凸結構,會使光線發生漫反射和散射,同時材質對光線的吸收略高于透明罩,透光率一般在 70%-85%(取決于磨砂顆粒粗細和材質)。部分光線被散射至非照射方向,導致實際通過燈罩的有效光通量減少,衰減程度中等。
例如:1000lm 光源經磨砂罩后,光通量可能降至 700-850lm,損失率約 15%-30%。

乳白罩
乳白罩(多為乳白亞克力或玻璃,含均勻分散的微顆粒)屬于 “漫透射” 材質,光線在內部經過多次散射和吸收后透出,透光率通常在 60%-80%(低于磨砂罩)。其對光的吸收和散射更顯著,尤其是短波長光線(如藍光)可能被部分吸收,導致光通量衰減較大。
例如:1000lm 光源經乳白罩后,光通量可能降至 600-800lm,損失率約 20%-40%。

照度與光通量的傳遞效率直接相關,同時受光線分布均勻性影響:
透明罩
由于透光率高且光線直射性強,光線集中在照射區域(如燈下),因此局部照度較高,但光照范圍較窄,容易出現 “光斑”(中心亮、邊緣暗)。例如,同功率光源下,透明罩燈具的燈下照度可能比磨砂 / 乳白罩高 20%-30%,但邊緣區域照度驟降。
磨砂罩
光線經散射后分布更均勻,照射范圍擴大,避免了明顯光斑,但因光通量有一定損失,整體平均照度略低于透明罩。例如,燈下中心照度可能比透明罩低 10%-20%,但邊緣區域照度比透明罩高 5%-15%,整體空間亮度更均衡。
乳白罩
光線經過多次漫反射后,均勻性最佳,幾乎無明顯明暗差異,適合需要柔和、無眩光環境(如臥室、會議室)。但由于光通量損失最大,整體照度最低,尤其是大空間中,可能需要更高功率光源才能達到與透明 / 磨砂罩相同的亮度。
燈罩類型 | 透光率 | 光通量損失率 | 照度特點 | 適用場景 |
---|
透明罩 | 90%-95% | 5%-10% | 局部照度高,均勻性差 | 重點照明(如工作臺、展示柜) |
磨砂罩 | 70%-85% | 15%-30% | 照度中等,均勻性較好 | 日常照明(如客廳、走廊) |
乳白罩 | 60%-80% | 20%-40% | 整體照度低,均勻性最佳 | 柔和照明(如臥室、會議室) |
補充說明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