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到行業品牌現狀,諸多業內人士表示不堪。萊威光電總經理譚健表示:“當前,在整個LED照明行業有幾個能稱得上是知名的LED照明品牌?悲觀的預測,沒有一個”。
品牌的缺失,與LED照明企業沒有意識到品牌重要性有關,或者說還不知道如何去塑造品牌。但據《LED照明渠道》記者走訪了解,企業放棄品牌最大的因素卻是迫于生存的壓力。
“以球泡為例,現在中山燈具市場上,每瓦不足2元售價的大有人在,甚至3瓦球泡已經低到4元左右,追求品牌,定位高端根本沒有市場”。中山耐美特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歐啟華提到,目前全國各地終端市場的LED照明多來自中山,低價將品牌拒之終端門外。
中山某企業老板更是直言不諱:“都說品牌走高端,價格走低端,但目前不管是中山還是全國終端市場,都是低價的天下,企業走低端路線,更多的是出于生存的考慮”。
他還提到,判斷好品牌最基本的標準,就是需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,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,低價就是消費者最大的需求,而低價的產品市場需求也最大,企業沒必要舍棄低價去做根本不被市場接受的品牌。對中小企業來說就是想做,資金也不允許,還不如定位低端。
誠然,做品牌是大企業的“專利”,然而品牌在終端沒有市場的現實,使得現在許多知名的LED照明企業,甚至包括部分上市公司都將價格作為自己的競爭利器,更何況是夾縫中生存的中小企業,在激烈的競爭中為求得生存已無暇他顧。